脂溢性皮炎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影响头部和躯干的皮脂腺最突出的地方。头皮皮脂从轻微的头皮屑到密集、扩散、附着的鳞片不等。面部和躯干皮损的特征是皮肤皱褶和沿毛边出现粉状或油性鳞片。

脂溢性皮炎的病因尚不清楚,但包括激素在内的许多因素都与此有关。这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通常局限于头部和躯干皮脂腺最突出的部位。

圆孢菌是马拉色菌属的一种亲脂酵母,与这种疾病的发生有关。有人认为脂溢性皮炎是一种炎症反应,但这仍有待证明。为什么有些人会患上脂溢性皮炎而有些人不会,原因尚不清楚。尽管如此,脂溢性皮炎对抗真菌药物有反应这一事实有力地暗示了酵母在这种疾病中的作用。

卫生问题在控制脂溢性皮炎中起着关键作用。经常用肥皂清洗,可以去除感染部位的油脂,改善皮脂。

脂溢性皮炎的药理学治疗选择包括抗真菌制剂——硫化硒、吡啶酮锌、唑类药物、磺胺钠和局部特比萘芬,减少亲脂酵母和抗炎药物的定植。对于严重的疾病,可以使用水杨酸或煤焦油制剂等角化剂去除致密的鳞片,然后局部使用类固醇。其他去除附着鳞片的方法包括使用任何一种油,花生油、橄榄油或矿物油来软化鳞片,然后使用洗发水清洗干净水。

作为难治性疾病的最后手段,可以使用诸如异维甲酸等抑制油脂的药物来减少皮脂腺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