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这么说植发,但是,大家都说就一定是正确?未必。所以,需要质疑,需要反思,说来中国植发就是在质疑和反思中不断前进的。作为一个文案宣传人,本老张尽可能地保持独立思考,纠偏一些理论,说出一些真相,逆转一些舆论。雍禾本老张进入植发业10年,来到雍禾5年多,说说自己这些年造过的反——大家都说植发是这样的,我偏说植发是那样的。
1。否定“植发拆东墙补西墙”
植发就是拆东墙补西墙,好比是植树,把这边的树挖了,再栽到那边。——雍禾老张刚进入这个行业,大家都是这么说的,植发医生如此说,护士也是如此说,文案宣传也是这么写,普通发友更是人云亦云。当然,本人也是人云亦云“植发是拆东墙补西墙”。
后来,本老张觉得不大对劲,慢慢否定“拆东墙补西墙”。表面看,植发没有增加整体发量,只是挪动了头发的位置,看似是“拆墙补墙”,但是,严格扣定义又是另一回事,拆东墙补西墙是一种顾此失彼,将“一好一坏”变成“两都不好”,而植发恰恰反对顾此失彼,讲究匀称美,将“一好一坏”变成“两都好”。
举例子吧。植发是从后枕取头发,如果将后枕头发取的看起来秃了,这样前面种植区即使浓密也是顾此失彼,可事实上,植发取后枕头发是以不影响后枕美观为前提的,术后两三月是看不出来后枕少了头发的,而前面头发又是明显增多,这说明植发注重前后兼顾性和匀称美。不止雍禾,就是其它同行的植发手术,都是忌讳顾此失彼,所以不是拆东墙补西墙。
五六年前吧,本人就质疑植发的“拆墙”理论,当时声音是孤单的,但本人不放弃纠偏,慢慢地,获得同行的认同,这两年吧,国内不少同行也是跟着说“植发不是拆东墙补西墙”。纠偏一个理论,需要时间的打磨,最终获得植发行业的共识。
否定“植发拆东墙补西墙”,需要医学常识,还需要语文知识。
2。批评植发手术量大放卫星
中国植发界的假数字,主要是手术量的造假,本老张在这个行业10年,目睹了一连串的数字造假。十年前,所有植发医院声称“手术量累积上万例”,其实,单个的植发品牌也就两三千例吧,甚至,一些刚成立的植发品牌累积的手术量不足500台,但大家都夸大。
过了两年,所有的植发医院又起哄数字,声称“累积的植发手术量破3万”,嗯,两年间就把手术量增加了2万例,当年的实情是,单个的植发品牌一年的手术量连一千例都达不到。植发手术量是10倍地放卫星!
再过三年吧,各家的植发手术量又齐刷刷地宣称“累积6万”“累积7万”“累积8万”,全是没有实数。而今各家都虚报成“累积10万”“累积15万”“累积20万”,牛越吹越大。
雍禾老张观察到一个细节:有几家植发医院2017年12月31日还各自宣称“手术量累积7万”,但在2018年1月1日突然变调“手术量累积10万”,一天就“增加3万例”,造假的水平差的都没人信!
2015年初吧,本老张就说当时单个植发品牌宣称手术量超4.5万就是假数字,2016年就说单个植发品牌宣称手术量超5.5万就是假数字,那么,现在是2018年11月假数字的界限又是什么?单个植发品牌只要宣称手术量累积超10万就是假数字!当然,这是针对大的植发品牌说的,如果是小品牌植发机构,累积量破1万都是假数字!
关于中国植发界的手术量数字,我只承认单个品牌单个月份单个年份发布的数量:雍禾植发2016年9月手术量1166台,2017年9月2116台,2018年7月3372台;雍禾植发2015全年手术总量5360台,2016全年手术总量10949台,2017全年手术总量20709台。
是这样的,国内各植发医院都发布自己N年来的手术累积量,但所有的累积量都是不实之数,而公布单个年份单个月份手术量的只有雍禾,这些数经本老张有效监督,是确切数。
3。质疑植发医院过双11节
双11成了一年一度最大的网购消费日,所有商家在这一天血拼打折降价。商家在这一天营销无可厚非,因为这是一个商家的日子。但是,这几年不少植发医院也卷入双11,这就有些变味,2018年双11前雍禾老张质疑几句。
我的观察是,双11不是所有植发医院打折狂欢,只是一部分植发医院打折狂欢,提前一周或半月就预热:8折7折6折甚至是5折植发,或推出2000元、5000元、8000元和1万元的植发代金券,看着是叫人“心跳的折扣”。
现在的问题是,植发医院加入双11打折促销该不该?这能反应出什么问题?
我以为,植发医院加入双11狂欢有些怪怪的:双11是商业的盛大节日,你植发医院是医疗,也跑来凑热闹,只能说明你家的植发医院重商业轻医疗,一个把商业放在首位的植发医院又何谈医疗?你看北京医院、协和医院、北大医院、同济医院双11都打折降价狂欢吗?没有的吧。医疗要有医疗的样子,植发医院不要混同于商业公司。
嗯,双11是一块试金石,能检验哪些植发医院以医疗为重,哪些植发医院以商业为重。或说,平时大家都是高扬医疗的大旗,双11却跟着促销,这是突然露出商业的尾巴。对患者而言,植发医院降价是好事,但在双11打折狂欢容易泥沙俱下,因为这一天的滚滚洪流是“商业的洪流”,而不是“医疗的洪流”,容易吞噬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