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身穿搭竟4万块的程序员小哥——火了。

上衣200块、裤子80块、鞋子799块,合计也就1000多。那么,剩下那么多钱究竟花哪了呢?

程序员小哥说:工作压力实在大,植发花了3.8万。

如果把中国的脱发群体看成一个国家,那么这2亿的人口将超越巴基斯坦,成为全球第6大国。

如果脱发人群中,仅有2.5%的人接受植发手术,那么它的市场规模至少是1000亿。

雍禾植发“媒体开放日”活动

6月11日,在中国植发行业知名品牌雍禾植发的“媒体开放日”活动中,雍禾植发总裁张玉透露出这个蓝海行业的权威数据:“2018年中国植发行业营业额已超过100亿元,未来几年,植发及相关产业的市场将达到500-1000亿元。”

脱发人群激增,审美观念改变,颜值需求飙升,让植发这门“头等生意”越来越红火。

仅从雍禾植发的数据来看,十多年前,植发群体95%都男性,但目前已降到70%左右。“特别是过去两三年,由于明星效应,女性顾客占比上升。”张玉表示。

与庞大市场相对应的,是民营植发机构的崛起。

韩岩,雍禾植发技术研究院院长。在这位雍禾首席植发专家看来,市场需求和国家对民营医疗机构的开放,助推了民营植发机构的快速发展。此外,植发和其他医疗美容一样属于消费医疗,医保不覆盖,公立医院对这块的忽视,导致民营植发机构占据了90%的大部分江山。

民营植发机构的爆发性成长,既顺应了大趋势,也暴露出大问题。

一些不正规植发机构和美容院也紧跟潮流、入行掘金,却连最基本的毛囊提取、种植乃至器械消毒都做不到。由于执业医师缺乏,一些机构以违反《执业医师法》的方式,将医生请来挂职、兼职。结果,甚至造成了手术感染乃至失败。

此外,有的机构利用人们对医学常识的欠缺,肆意吹捧自家技术。你有黑宝石刀,我就用蓝宝石刀;你的刀针直径1-0.8毫米,我就敢吹到0.6-0.4毫米……

更过分的是,由于植发费用与移植毛囊数成正比,有些机构便先以低价诱患者入局,再虚报种植毛囊数增加植发费用。反正究竟是移植了2000个单位还是5000个单位,患者根本没法分辨,更谈不上去维权。

面对植发行业乱象,雍禾植发总裁张玉大为感慨:“植发行业缺乏的,既不是市场空间,也不是技术,而是规范与诚信。”

2019年6月11日,在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皮肤专业委员会毛发医学与头皮健康管理分委会、雍禾植发、消费者、媒体四方代表的见证下,雍禾植发宣布:中国首家植发客诉监督服务平台正式上线启用。

雍禾植发总裁张玉表示,“坚守医疗本质,为脱发患者提供专业高品质服务”,是雍禾植发的责任也是一贯追求。为最大限度地保障发友的合法权益,切实提升服务品质,雍禾在已有客户服务机制的基础上,设立了“客诉监督服务平台”。

“有了这个客诉便捷通道,可以大大减少问题争议处理环节,提高客诉解决效率,降低消费者维权成本,营造安全放心的植发消费环境。”

越透明,越自信;越规范,越成长。

在行业规范问题上,雍禾不是第一次出手了。

早在2010年,雍禾植发就发布了《植发技术的研发与技术服务》质量标准体系,并通过了ISO 9001国际质量体系认证。整套标准中,不论是术前毛囊检测、发型设计,还是无痕无痛微创手术、术后恢复护理等,都做出了详尽规定。

这是中国植发行业第一部质量标准化体系。

2014年,雍禾又创新推出签约植发的“透明医疗模式”:术前与发友签订“五大保障协议”,公开价格明确收费项目和标准,保障发友的合法权益;术后采取定期跟踪服务,一站式解决发友术后担心的问题。

更重要的是,雍禾将所有承诺落成白纸黑字:如有违约,将双倍赔偿。

这成为中国植发业界的又一项创举。张玉认为:“这既是为了拉近医患距离,也是我们质量诚信的一种承诺。”

即便如此,一些发友和家属对于植发手术依然充满疑虑。这并不完全是出于对行业乱象的担忧,也是因为手术室因其严格的管理、特殊的功用,变成一块人为制造出的“禁地”。

▲雍禾植发的手术现场直播

为消除这种莫名的恐惧感,雍禾因此推出了更具“透明感”的手术直播。

在雍禾植发的所有直营医院内,人们都能看到以下场景:手术室里,医护人员正全力以赴操作;手术室外,患者家属紧盯电视,观看直播;手术完成后,视频随即制成光盘交给患者保管,绝对保护隐私。

不少病患对雍禾的这种做法大加赞许:哪怕不懂医术,但手术全程亲见,非常安心。万一今后出现医患纠纷,专家也能从视频中窥见关键细节,从而成为判断、仲裁的有力证据。

对此,张玉表示:“下一步,雍禾还会继续加大投入、升级设备,让发友术前明白、术中安心、术后享受!”

但不论是质量标准、保障协议,还是透明医疗、监督平台,所有这一切的背后,都离不开高质量的医疗人才。

但人的问题,恰恰可能成为最大的问题。

据业内人士透露,伴随民营植发机构的不断增多,专业医师却因此日益稀缺。有媒体报道显示,有患者在某植发机构做过两次植发手术,均以失败告终。投诉后才发现,执刀医生并没有相关的医师资格证。

雍禾植发技术研究院院长韩岩则表示,植发虽然是微创手术,但具有相当的专业门槛。手术的成功,与毛囊的情况、取样的手法、医生的专业程度息息相关。医生除了要有相关执业资质,更要经过严格培训、长期实践,并通过团队协作,才能确保手术顺利完成。

“植发虽说是‘拆东墙补西墙’的过程,实际上却是技术活,更是艺术活。”韩岩说。

2008年,韩岩执掌的雍禾植发技术研究院成立。多年来,这里培育出数百位的优秀植发医生,从而成为中国植发业界的“黄埔军校”。

想从雍禾“出师”,可谓不易。

首先,要接受过临床外科的专业教育、具备一定基础后,才能入门学习毛发移植理论;之后,经过模拟演练、手术观摩、手术助理等阶段的反复磨砺,才能在老医生的指导下开始临床,实践一整年才能走上手术台。可即便成为新医生,也不允许单独手术,只有在老医生耳提面命下学会应对各种意外,才能独立执刀。

这样折腾下来,培养一批技艺娴熟的医生,至少要花两年时间。而同行中,确实有“培训一礼拜,就上手术台”的现象,很少有像雍禾这样脚踏实地下“笨功夫”的。

目前,雍禾植发具有注册行医资格的正规医生100多位,医护团队600多人。

“一个做植发的民营专科医疗机构,能有这么庞大的合法医师团队,真是不敢想象。这或许就是雍禾植发能够快速发展的奥秘!”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皮肤专业委员会毛发医学与头皮健康管理分委会的一位专家如是说。

雍禾植发总裁张玉认定,植发只是毛发行业的一个点,整个毛发市场依然大有潜力。目前植发机构都亟须创新,仍然需要大量的好医生。

伴随着中国植发行业的井喷式发展,坚守医疗本质,成为民营植发机构的责任和底线,更是未来发展的根基和源泉。此次“客诉监督服务平台”的上线,只是雍禾主动“敞开大门”、接受监督的举措之一。对于不断提升品质的雍禾来说,一切过往,皆为起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