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头发是女性的“第二张脸”,头发作为美的重要表达部分,很容易成为容貌焦虑的点。如果出现头发稀疏发缝宽简直是降维打击。那么为什么发缝处越来越宽呢?会不会秃顶呢?

1、雄激素脱发

发缝处容易脱发的人群,大部分都是本身雄激素水平浓度高或者是因为遗传因素。而男性携带脱发基因的毛囊大多存在头顶、额角这些部位,女性携带脱发基因的部位则大多数存在于头顶中央的发缝处,所以很多雄激素脱发患者会在青春期之后毛囊开始萎缩,出现不同程度的发缝处脱发的情况。

2、紫外线辐射

头发如果长期持续受到紫外线的辐射,是会造成脱发的。紫外线会引起头发损伤,还会改变头发的蛋白、脂类和色素结构,这样就会直接影响到毛干和毛囊,导致毛囊内部黑素细胞的功能紊乱,形成脱发甚至滋生白发。

并且一般分缝处的头发是被别向两边的,这样就会裸露出一块头皮,这样发缝处就更容易受到紫外线的损伤,发缝处也会因为脱发越来越宽。

3、水分、营养缺失

一般分缝处的头发是被别向两边的,这样就会裸露出一块头皮,再加上头顶头皮本身就很脆弱,长期裸露会造成发缝头皮处缺水干燥;另外营养失调或者饮食不均衡也会让头皮毛囊萎缩微小,从而导致脱发,发缝处也会因为脱发越来越宽。

4、物理和化学性刺激

很多人梳头发时都会沿着发缝处梳头发,而裸露的发缝处会因为经常被梳子按压而很造成过度刺激,会降低头发生存的环境质量,引起脱发。

发缝处如果开始出现脱发现象一定要引起重视,建议大家经常改变发缝的位置,避免某一处发缝头皮皮肤长期裸露,当然出现了脱发问题还是需要进行治疗的。

1、药物治疗

现在医学上可以治疗脱发并且经过了FDA认证的治脱药物有2种:

口服药物——非那雄胺,通过抑制雄激素的分泌,来抑制睾酮向二氢睾酮转化的过程,一旦二氢睾酮的浓度减小了,毛囊就会减小受到二氢睾酮的伤害,也就避免变得萎缩,从而达到来止脱生发的目的,但是这种药物不适用于女性,仅仅适用于男性。

外用药物——米诺地尔,可以打开钾离子通道,刺激毛囊上皮细胞进行增殖和分化,从而加快毛囊的血液循环,使萎缩微小的毛囊发育长大,从而达到防止脱发的目的。

注意:防脱用药是个复杂的过程,并且药物都有一定的副作用,不要擅自用药,谨遵医嘱。

2、医学养护

医学养护的原理很简单,就是运用纳米微针技术将高浓浓缩的营养物质定量、定位、定层地精准注入萎缩微小的毛囊根部,修复促进萎缩微小的毛囊生长,激活毛囊因子,进入正常的生长期,加快头发生长。这种养护方式非常适用于发缝处脱发的发友们。

下面分享一位发友的养护经过。

3、植发

植发一般是毛囊受损严重的情况下才会选择的方法,如果发缝处已经稀疏到头皮大面积裸露了就可以选择植发。通过将后枕部不受雄激素影响的健康毛囊移植到发缝稀疏的位置,移植后的毛囊存活后就会生长出新的头发,覆盖住裸露的头皮,并且这些新头发不会再受雄激素的影响,不会轻易脱落。

下面分享一位发友的植发案例。

最后提醒各位发友们:脱发问题,无论是发缝处还是其它部位,发现即检测看诊。及时去医院进行毛囊检测,检测头皮毛囊的情况,有利于后续的针对性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