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图|视觉中国

双十一的购物车里,藏着当代年轻人鲜为人知的真我。

宠物的猫砂盆、父母的按摩椅,熬夜必备的精华液,拯救脱发的假发片……

抱着“抄作业”的心态,笔者突击了虎嗅部分同事的京东购物车,却发现一个惊人的现象。

——这群90后同事年龄不高,“含脱率”却不低。

这个“脱”可不是脱单的脱,而是脱发的脱。生发剂、按摩梳、防脱洗发水、黑芝麻丸、假发片……超过七成的同事,双十一的京东购物车里都囤着与防脱相关的产品。

这并不是编辑部青年独有的苦恼。

2022年的一项研究显示:大多数患者在40岁之前就会发生雄秃的初期症状,但30岁以下的患者比例也很高[1]。

需求催生市场。“头发保卫战”日渐激烈,“保发经济”日益蓬勃。

01.保发经济,“头等大事”

今年,知名经济领域博主任泽平开始“严肃带货”。与以往不同,这位宏观经济研究员在其微信公众号橱窗栏首页,摆上了脱发调理洗发水和精华液等育发产品,并列在橱窗前位。

网友调侃,头部知识型经济学大V押注个人品牌亲自下场,想必是结合对经济趋势的客观研判,和主观体验的真实痛点后做出的选择。

上一次,防脱产品引发不小的舆论关注,还是2015年广告中“duang duang duang”的洗脑音效。经年流转,社会语境早已不同。大众对脱发这件事的态度,已不止于调侃,而是实打实的“头等大事”。

以我国所有脱发类型中较为常见的雄激素性秃发(以下简称“雄秃”)为例,男性患病率约为21.3%,女性患病率约为6.0%[2]。

也就是说,我国男性平均每5人中至少就有一人有雄秃问题。

当代打工人,烦躁时“喜欢”把“头都秃了”挂在嘴边。但对雄秃人群来说,这是生命中的一个决定性时刻。

雄秃患者的部分毛囊对雄激素的易感性升高,易感毛囊中的II型5α还原酶会将雄激素睾酮转化为双氢睾酮,对毛囊具有破坏作用,继而发生脱发直至秃发[2]。

由于雄秃是“进行性”[3]加重,随着病情发展,发际线从前额、双鬓逐渐后撤,最终发展为头皮外露[3]。于是,他们或早或晚地领悟到这件事。

而雄秃具有遗传倾向,男性雄秃患者中有家族遗传史的占53.3%~63.9%,父系明显高于母系[3]。对镜沉思时,又恍惚间看到祖辈和父辈的影子,终究逃不过命运的轮回。

头等大事,没有人甘心坐以待“秃”。

信达证券的深度研报显示,在“毛发”领域,防脱洗发水,口服、外用药物,植发手术越来越多地进入大众视野,市场规模逐年上涨[4]。

千亿容量的“保发经济”,正在崛起。

02.别焦虑:多点“烦恼丝”,少点“真烦恼”

头发与烦恼之间的关系,一直很微妙。

古人写出“三千烦恼丝,一剪解千愁”时,恐怕不会想到,千年之后的现代人会因为“烦恼丝”太少而烦恼。

国外有研究显示,有超过25%的雄激素性秃发男性患者认为脱发让他们非常苦恼,65%的患者表示有中度到轻度的情绪困扰[5]。

保发经济的活跃,是现代社会快节奏经济发展的自然产物,更是大众广泛需求未被满足的真实映射。

雄秃背后指向社交、职场、亲密关系等多种场景,虽不影响身体健康,但可能影响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如能早期诊断并接受正确的治疗,大部分患者可获改善[3]。

关心则乱。雄秃患者的“保发大业”,交杂着祖传秘方、生发秘法、洗护食疗、假发植发。不自觉中成为“保发经济”生力军的一员,也免不了在市场乱象和认知误区中交上几次“头发税”。

经历几次认知转变,才发现——当自信与发际线一同后撤,我们最需要的,是用科学的认知和规范的治疗来“武装到头”,这可能才是对抗焦虑最好的心态稳定剂。

03.保发止秃:要头发,不要“头发税”

那么,保发止秃,到底什么才真正有效?

目前雄秃的科学治疗手段包括口服药物(如非那雄胺)、外用药物(如米诺地尔)、毛发移植术[3]等。口服非那雄胺“止秃”(仅适用于男性雄秃),抑制5α还原酶,减少双氢睾酮的生成和对毛囊的破坏;外用米诺地尔“生发”,促进毛发生长[3]。

毛发移植术也就是“植发”,它的原理并非无中生有地“种植头发”,而是将患者的毛发通过手术的方式“Ctrl X、Ctrl V”,将它重新分布在头皮的秃发区[6],如果自身不能提供充足的毛囊[7],植发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植发需要根据医生的建议选择合适的术式与药物,维持秃发区非移植毛发的生长状态[3]。

同时,每个人的头皮情况不同,有时得对症治疗,多管齐下。对于某些患者,医生可能推荐“联合治疗”,以期达到更佳疗效[3]。由于雄秃是一个进行性加重直至秃发的过程,因此早期治疗和长期治疗[2,3]非常重要。一般情况下,雄秃治疗越早,疗效越好[2]。早干预早治疗,有利于保护我们“害羞的头皮”不过早暴露,或者干脆将秃发扼杀在摇篮里。

虎嗅编辑部,以及更多“秃然青年”的双十一“保发战役”已经打响。从“含脱”到“去脱”,历经太多探索与迷茫,这一次,科学武装,走上要头发,不要“头发税”的康庄大道。

双十一熬夜买买买的同时,每一日对头发、毛囊的关怀或许更为重要。愿每一位雄秃者,告别焦虑,科学止秃,自信成为“保发大军”的佼佼者。

*本信息仅供一般参考,不能代替专业的医疗建议、诊断或治疗,亦非针对个体状况和需求。如果您对疾病或医疗状况有任何疑问,请务必咨询医疗卫生专业人士。

参考文献:

【1】 Roksana Adamowicz, Piotr Załecki, Anna Dukiel,and Danuta Nowicka. Association between Androgenetic Alopecia and Psychosocial Disease Burden: A Cross-Sectional Survey among Polish Men. Dermatology Research and Practice. 2022,ArticleID1845044,6

【2】中国医师协会美容与整形医师分会毛发整形美容专业委员会. 中国人雄激素性秃发诊疗指南.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2019;30(1):前插1-5.

【3】张建中. (2014). 中国雄激素性秃发诊疗指南. 临床皮肤科杂志, 43(3), 5.

【4】信达证券,深度报告:以护肤品-敷料为始,奔赴星辰大海.

【5】Erica Aukerman, Mohammad Jafferany.2022 The psychological consequences of androgenetic alopecia: A systematic review. Journal of Cosmetic Dermatology. 8 April 2022. 00:1–7.

【6】中国整形美容协会毛发医学分会,等.毛发移植技术临床应用专家共识[J].中华整形外科杂志,2017,33(1):1-3.

【7】乔雅婷,等.毛发移植术的临床应用及进展[J].中国美容医学,2022,31(9):193-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