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问一个品牌的评判标准,那么时间大抵可以算是必选因素之一。比起以特立独行形象示众的崭新招牌,大部分人往往更倾向于经过流逝时光考验的耳熟能详的牌子——这倒并非是单纯牺牲判断能力的无脑妥协,绝大部分情况下,经得起时间考验,则从侧面证明了该品牌的综合实力足以让大部分人满意。

在医疗行业更是如此。

如果说日用品考虑的是性价比,衣物穿着倾向于综合品控,电子产品看重性能与售后问题,偶尔尝试新事物幸运则是锦上添花,不幸也不过是不足为道的损失,那么在细枝末节都可能导致致命失误的医疗行业,这条道路显然行不通,若是进一步细分,则更容易发展为终极难题。

以近年来在热门话题榜牢牢占据一席之地的植发为例。国内的医疗万能口诀是“疑难杂症找协和”,且不论协和能力是否已经被神话,但对普通人而言,如果只是打算植发,特地跑一趟协和只能说“杀鸡焉用牛刀”,更何况协和大概不提供此类治疗。往下一级,各三甲医院的专家也是一号难求,而且以三甲医院的人流量而言,一台植发手术未免太繁琐、太冗长,所需的医护团队人员也不少。无论是从医疗团队的培养,还是从手术耗时与费用来看,植发手术都可以说“性价比”不高,也并非“刚需”。

所幸植发这份“又苦又累”的手术不会无人问津,尽管国内植发行业的历史不长,进入大众视野也不过短短十来年,但已有数个实力过硬的品牌脱颖而出,对植发人群而言,可谓是一颗“定心丸”——能够在刚走出起步阶段的中国植发市场拥有十年以上的历史,足以证明该植发机构在技术和团队方面具备一定的优势,且已经获得了行业与患者的认可,再加上医疗行业的特殊性,成立时间越长,则对应的手术案例也会积累更多,医护团队也会更有经验,治疗成功率也更高。

时间,既是一个品牌长期积累的厚重底蕴,也是一个品牌能够立足市场、不断推陈出新的实力证明。对此,张春杰深有感触。作为前不久刚结束十九周年庆典的新生植发的院长,张春杰也见证了这些年新生品牌发展路上的点点滴滴。

“最重要的还是技术。”张春杰一再强调,成立时间自然是新生品牌的一大优势,但最终想让市场认可、让患者接受,还是要靠案例说话。“与其说新生这块牌子是用这么多年的时间堆起来的,不如说是用十几年里的案例和口碑一点一点打磨出来的。我们引进技术,然后不断改进,同时还培养自己的医疗团队。从零到一,从一到多,多管齐下,多方配合,从而保证新生能够有令患者满意的植发效果。”

想要让患者满意,就必须具备相应的能力,而新生显然对此充满了信心——近年来多次创新研发,连续推出多项各有侧重的植发技术,既有面向不愿意剪短头发脱发者的NoCut技术,也有注重“少毛囊单位、多发量”的3D植发技术,同时,新生还配套头皮养护服务,既可进一步保障植发手术效果,同时也为处于脱发初期、尚未需要进行植发的人群提供相应服务。

好刀还需善使善用,而巧妇也难为无米之炊,在植发手术中,技术与手术团队相辅相成。正因为拥有十多年的发展时间,新生得以一步一个脚印,培养出新生自己的医疗团队。“我们有自己的老带新体系,会定期组织培训和考核,不仅是新生内部,一些国际上的会议,只要有机会,我们也会带领医疗团队去学习交流,多了解一些国际上先进的技术和治疗方法,尽可能地提升手术效果。”而这么一套成熟的培养机制,显然也是新生在长期的发展中,一点一点建立并不断完善而形成的。

谈及新生的未来发展,张春杰的着眼点仍在技术和患者:“新生这些年的发友已经不只是遍布全国各地,有很多外国友人也慕名而来,而新生这块中国植发的牌子也已经走出国门,在国际上有了一定知名度。希望今后新生能继续与各方携手,互通有无,共探技术难题,突破瓶颈,解决全世界的毛发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