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快节奏的发展之下,人们除了要面对工作的压力,还要兼顾日渐稀疏的头发。

当90后都已经加入脱发大军之后,比起上一代,这些更加注重外在行形象的年轻人,愿意花费更多的钱去弥补过度消耗身体所犯下的错。

由此,植发行业呈现出日渐繁荣之势。

在众多医美机构当中,雍禾植发无疑是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

从2013年起,雍禾植发的营业额每年都保持着200%以上的增长,从5年之前的3000万元狂增至2017年的5亿元。

而如今它分布在全国一二线城市的医疗机构有24座,仅2017年一年的手术总量就达到了2万台以上,当同行还是单点作战的时候,它已经成为了覆盖全国的连锁品牌。

1

2亿个因脱发受伤的心灵

和230亿美元的植发市场

雍禾的出现不是偶然,它是行业发展的必然。

日前,在Market Research Future发布的《全球植发市场报告》中,其预测未来的5年之内,全球植发市场的规模将以年增24%的速度,超过230亿美元。

而在国内,脱发已经超越了性别的概念,并且开始出现低龄化趋势。

过去我们以为,脱发只会出现在中年油腻大叔的身上。

而现在,当80、90后清晨站在镜子面前时,总会自觉地将边上的长发拨往中间,倔强地遮掩那点瑕疵,撑起年轻人的尊严。

阿里巴巴曾公布其平台上防脱发产品的销售数据,其中80后和90后势均力敌,都在37%左右。

但是,当我们把这两个数据加在一起时便会发现,年轻人已经成为防脱发产品的消费主流。

当然,脱发的原因并不一定都是压力,还有斑秃、疾病、受伤等。不管是出于何种原因,其造成的结果就是,在国内这一人群的数量已经超过了2亿。

有2亿个受伤的心灵,就有2亿人的植发市场。

而不论在任何领域,先进入的创业者肯定具有长远的眼光,而张玉就是这样的人。

上世纪90年代,开放的市场带来多样化的审美。

年轻人脱下了清一色的军装和解放鞋,热衷于围巾、皮衣配上牛仔裤。美,终于可以明目张胆的的追求了。

此时的张玉就已经开始接触美容行业了。

那时,他在杂志社做广告营销,他发现越来越多的美容机构敢于在媒体上投放广告,而其中植发类可谓是“壕者”。

纸媒是越来越不行了,正在考虑转行的他因此盯上了植发市场。

2

与其天花乱坠的忽悠人

不如踏踏实实的做研发

1999年,张玉带着自己几乎所有的钱,以背水一战的心态在北京雍和宫旁边租下了一家医院的一个小科室。

刚开始做的时候,市场还有许多红利,但是蛋糕再大,也怕人抢。

医美行业由于它的特殊性,当它乱象丛生时,往往触目惊心。

首先,国际上公认的技术无非两种,分别是FUT(有痕)和FUE(无痕)。

但是,这种专业性的知识普通的患者是不会明白的,也不需要明白,社会分工的不同让我们不得不信任其他行业的从业人员。

但是,一些只为谋利的植发机构为了吸引患者,编出各种天花乱坠的高科技,夸大其词的忽悠人。

不止如此,机构之间还会互相抢人。由于行业里还没有出现一个值得信任的大机构,人们在选择时就会相互对比。

一个小时前可能刚在A机构交完钱,一个小时候后听B机构人说A出过医疗事故,又马上转到B机构。

互相诋毁、夸大技术让人们对植发行业的信任几乎荡然无存。这就有点像如今的我们看淘宝里的评论一样,真假难辨,十分心累。

一个人的品质往往在他身处艰难时才能真正体现,张玉绝不赚黑心钱。

在乱流当中,即便冒着亏钱的风险,他也不安排推销人员,不向对手抢人。甚至当别人欺负到头上时,也是能忍则忍。

曾经有一个患者在雍禾交完了钱,预约了手术,但出门之后,他被其他机构忽悠又决定不做了。

其他机构的人来到雍禾大闹,要张玉交出手术钱,他面色如常,很有礼貌地便把钱退给了患者。

患者也不是傻子,看到眼前的一幕,不再相信其他机构的诋毁,又回到了雍禾的怀抱。

乱世之中方显英雄本色。

张玉认为植发其实是个很公平的行业,谁的技术好谁就能鹤立鸡群。

因此,当别人绞尽脑汁吸引顾客时,他却一门心思的投入研发,并在2010年诞生了FUE-APL1.0无痕植发技术,此后,它借此一骑绝尘。

3

80、90后年轻人撑起植发市场

用网络直播、图文等方式营销

从混乱到规范是一个行业发展的必然,那些不随波逐流,始终坚持服务理念的人才能获得下一场争夺赛的入场券。

张玉带领的雍禾是这场争夺赛的主角之一,而它的对手有碧莲盛、美莱、科发源等。每一个都是在混乱中成长起来的,每一个都不可小觑。

以碧莲盛为例,它的分支机构有23家,只比雍禾少一家,而就在几个月前,它刚刚得到一笔5亿元的投资,资金充裕,扩张之态已经显现。

与高手同台,技术的差距只在毫厘之间,已经没有了前期的优势。何况资金雄厚的对手有能力聘请更好的医生和护理人员,服务的质量也就提升了。

当能力已经具备时,如何成名才是重中之重。

碧莲盛的营销策略略微有点保守,他不投地铁、户外广告,而是运营互联网内容。看样子它是想放长线,钓大鱼,让人们在搜索“植发”内容时都能想到它。

但在这个快时代,短时间内能够聚集起流量的才是强者。

雍禾选择多点出击。

它先是在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的地铁、公交上占据了大量的广告牌,而后又在网络世界玩起了图文、直播等各种形式的内容营销。

与时俱进才能接近市场,由80、90后撑起的2亿人次国内市场,年轻人占据主流,以他们喜爱的直播、微信图文等方式传播,效果才好。

4

结语

如今的雍禾植发已经走过了19个年头,在1000多家机构的争锋当中,它是毫无疑问的业内翘楚。

从一个广告人转型做医疗机构,在当时植发机构低于100家的年代,张玉的选择不被人理解,但他始终坚信自己的眼光。

1995年,马云挨家挨户的推销中国黄页时,他被几乎所有的商家当成骗子,如今他的电商网络已经遍布全球。

1996年,张朝阳寻遍硅谷,也没有投资人愿意相信中国互联网的未来,而后来他凭借搜狐成为国内互联网的三驾马车之一。

不是所有的选择都会被人理解,我们不是要活成别人眼中的样子,而是要坚定自己理想,为自己而活。你只有特立独行,才有可能鹤立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