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家长会询问「宝宝从月中回来后,头上和脸上就开始冒出一粒粒的黄红色小丘疹,有时候还会流脓、流汤,该怎么办?」对此,医师表示,仔细观察宝宝的头顶与脸上皮肤的表现,加上孩子目前1个多月大,可以确定是「脂溢性皮肤炎」。

宝宝脸上出现油痂、红疹?医详解「脂溢性皮炎」判别与照护

脂溢性皮肤炎为婴儿常见皮肤疾病,好发于6个月以下的婴儿,发生率约30%,大多从出生后至1-3个月内会发生。

多发部位为头顶和脸上等皮脂腺分泌较密集的地方,症状包括:

●油脂分泌旺盛。

●头顶和脸上冒出小丘疹、黄色油痂。

●严重者头顶和脸上会有一大片红肿。

发生脂溢性皮肤炎的原因包括皮脂腺分泌旺盛、受到妈妈荷尔蒙影响、肌肤上有皮屑芽孢菌等,但妈妈不必自责,此病症也不是饮食所造成,只要按照医师指示与做好清洁,大多可于1、2个月左右缓解。

治疗与照护方式

相信爸妈看到原本刚出生肌肤粉嫩的孩子,忽然长出一粒粒的黄色油痂一定会很紧张,治疗方式原则上以清洁洗澡为主,严重时可使用药膏治疗,药膏会以类固醇为主,有时会搭配抗生素,但因为宝宝年纪小,因此用量和次数都会控制在低剂量内,当有明显缓解后就会改以清洁擦拭为主。

照护方面平时须做好清洁,建议每日多次以清水帮宝宝清洁脸部和头皮肌肤,若是宝宝当天较脏可以用少许沐浴乳与洗发精,但仍不宜过度清洁,对于肌肤上的油痂可搭配油性物质(例如:婴儿油、乳液)慢慢搓洗掉即可,不建议直接刮除。

民间偏方多 切勿乱尝试

民间或网络上有不少针对脂溢性皮肤炎的方法,但请爸妈千万不要乱尝试,例如:用茶叶水擦拭、喂黄莲粉、涂抹麻油等,以至于引起皮肤发炎或是延缓痊愈时机,并提醒,脂溢性皮肤炎是新生儿至1-3个月内的宝宝常见的肌肤问题,大多症状轻微且可以自动痊愈,但若是症状越来越严重或持续流汤流脓,建议应就医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