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季节,妩媚的江南水乡或者广袤的东北湿地会迎来一种美味的丰收,这种食物在苏轼所著的《东坡养生篇》里被推崇备至,盛赞其有“婴儿食之不老,老人食之延年”的功效,并且它历来都是达官贵人家庭中秋季必备的时鲜,如《红楼梦》第三十七回“秋爽斋偶结海棠社”中描述,贾宝玉给湘云送了两样时令鲜果,一种是菱角,另外一种就是它——芡实。

芡,是一种水生睡莲科植物,因果实形状和鸡头有几分类似,因此芡实历来又被称作鸡头米。它的淀粉含量很高,勾芡这种煮汤灵感正是来源于煮过芡实后的水,正因为淀粉含量很高,所以先民们也曾经把它当做一种粮食食用,时至今日,粮食已经足够,芡实却因为产量低、加工繁琐而被很多人遗忘,其实芡实非但是一种可以常吃的粮食,而且还是一种养生价值很高的食用佳品,曾有说法称其为“水中人参”,珍贵之处可见一斑,今天,还是照老规矩,给大家说一下芡实在养发防脱方面有哪些优势。

1/ 芡实养发有4点独到之处

益肾固精缓解肾虚对毛囊的影响

中医理论认为,食物中功能突出的品类,芡实数第二,没有其他食物敢排,所以历来芡实也是药食同源的一种代表,早出现芡实记载的医书《神农本草经》中记录芡实能“补中、除暑疾、益精气、强志、令耳聪目明”,的缓解了肾虚的症状,很多发友都知道,肾虚过度是会导致毛囊营养不足,进而掉发,虽然目前大部分人即便是肾虚,也不会达到脱发的地步,但强健的肾功能确实是头发健康的基本保证。

健脾化湿缓解头发出油过多

现代的生活习惯对体内湿气积累造成了极大的便利,如晚睡、多食生冷油腻、爱吹空调等,湿气也是中医里的一种概念,虽然很抽象,但确实能对身体造成不便,如湿气重则头发面部出油多、下肢易浮肿、脸色不健康,湿气累积严重,也会引发毛囊健康受损或加重雄性脱发,所以雄脱的发友更应该注重湿气的祛除。

芡实健脾的功效,《本草经百种录》中记载“鸡头实、甘淡,得土之正味,乃脾肾之药也”,它的意思就是说芡实这种食物口味微甜清淡,是良好的健脾养肾食物,在中医理论中,脾能化水利湿,是祛除体内水湿的器官,如果健康状态不佳,容易造成湿气积累,而芡实正是健脾的佳食材之一。

抗氧化缓解毛囊细胞衰老

毛囊细胞的衰老是导致掉发脱发的主要原因,造成这种衰老的主要因素一是雄脱遗传所致,二就是细胞内游离的自由基引起的,芡实是一种甾醇类、黄酮类含量非常丰富的食物,在抗氧化性、延缓身体衰老方面别有建树,这个特性在很多实验论文中都有所体现。常吃芡实,对缓解体内细胞衰老有很好的作用。

养胃补营养缓解营养不良性掉发

贫困年代可能会因为食物不足导致营养缺乏,虽然目前食物已经相当丰富,但营养不良的人群却仍然大有人在,、挑食等原因都可能导致营养不良的原因之一,长期的营养不良会影响胃功能的消化能力,导致营养加速流失的恶性循环,芡实自身的营养物质充足,淀粉、氨基酸、维生素、植物性食用纤维含量都很均衡,一方面能调理胃的消化能力,另一方面还能为身体补充均衡的营养物质,对营养不良导致的掉发有很好的缓解效果。

2/ 的芡实吃法

山药薏仁芡实粥

这是一款经典养生粥,此前也曾为不少发友亲手配置了不少山药薏仁芡实粥,在身体、养发、等方面都很有帮助。

做法步骤:

提前浸泡薏仁、芡实一整夜后,将大米洗净。 山药取皮、切块,泡在水中氧化。 将水烧开,放入大米薏仁芡实。 大火煮沸转小火熬至食材软烂。 放入山药,续煮20分钟即可食用。

芡实祛湿糊

这是一种家常食用方式,食材主要有赤小豆、芡实、薏米,有很好的祛湿养发效果。

做法步骤:

将薏米、赤小豆、芡实洗净浸泡一小时。 将上述食材入锅蒸熟。 把蒸熟的食材放入搅拌杯如,加入适量黑芝麻和温水,搅拌一分钟即可食用。

五果补中汤

秋冬该补水、滋阴,用薏仁、莲子、赤小豆、桂圆为辅,芡实为主煮汤,秋冬二季养身效果。

做法步骤:

准备薏仁50g、莲子30g、赤小豆30g、桂圆30g,芡实50g,适量糯米和冰糖。 将薏仁、莲子、赤小豆、芡实事先浸泡一夜。 加入适量水烧开,放入上述四种食材。 放入糯米,煮半小时。 将去壳的桂圆和冰糖一起入锅,续煮半小时即可食用。

秋冬二季,保证头发不受换季或积劳影响的主要方式就是食补,而芡实无疑是食补中的佼佼者,且胜在口感美味,此外芡实还有一种家常吃法,苏轼的弟弟苏辙老师还专门留下一首诗来指导后人“细嚼兼收上池水、徐咽还成沧海珠”,其实就是煮熟后直接吃,直到现在,应该还有不少南方的发友能记得童年时煮芡实的美味程度吧?不过,由于芡实淀粉含量不算低,因此不可一次吃太多,以免难消化,循序进补方为食补精髓!